首先,酪神世家的破产,直接动摇了君乐宝奶酪业务的的战略部署。曾经喊出的“五年内稳居奶酪品类第一阵营”目标,更加没戏了。
背负着2025年上市以及销售额500亿元的目标,君乐宝剑走偏锋,想通过投资扩张来迅速做大做强,并为上市造势。
但是,正所谓投资有风险,频繁的投资收购使得君乐宝债务负担不断加重,更面临巨大的经营隐患和品牌风险。
2024年茉酸奶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,一度让君乐宝也承受着不小的舆论压力。
如今,在2025年上市基本无望的背景之下,酪神世家破产案,或为君乐宝全面敲响警钟。
早在2021年3月,君乐宝通过投资思克奇食品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,正式进军奶酪市场,并推出首款儿童奶酪棒产品。
紧接着3月17日,君乐宝更是明确宣布布局全国奶酪市场,目标五年内稳居品类第一阵营,并计划建设年产值约10亿元的奶酪工厂。
2020年,国内奶酪零售市场的增速高达29.5%,这对于志在多元化发展的君乐宝而言,吸引力十足。
只不过,奶酪市场的增长势头确实诱人,但是在一轮残酷的价格战之后,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优胜劣汰,最终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,即市场占有率向头部企业高速集中。
数据显示,国内奶酪零售市场总额,从2017年的51.5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42.94亿元。
但就市场占有率来看,前五企业的集中度已超越80%,其中妙可蓝多市占率达39%,百吉福约20%,伊利超过10%。
从另一方面来看,这或许也代表着,作为奶酪市场的新进者,君乐宝的突围空间非常有限。
就在2023年1月20日,君乐宝以142.86万元的认缴出资,对酪神世家进行了Pre-A轮融资投资,持股票比例为8.79%。。
资料显示,酪神世家致力于成为中国奶酪引领者,其创始人为郭本恒博士,而品牌的高端定位和产品差异化是酪神世家的主要目标。
也就是说,君乐宝本想通过投资酪神世家与自有品牌思克奇形成高低端互补,双拳齐发,最终实现“五年内稳居奶酪第一阵营”的目标。
这起破产案背后,不单单是国内奶酪行业从快速地增长滑向深度调整的转变,同时也预示着君乐宝在奶酪市场的高端化布局上遭遇重挫。
可以预见的是,君乐宝以思克奇为主的奶酪业务,离第一阵营的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。
自2021年启动扩张以来,君乐宝累计投资并购超50亿元,覆盖奶酪、区域乳企、现制酸奶等多个领域。
2022年,君乐宝高层曾公开表示,君乐宝要在2025年力争实现500亿元的营收目标,并争取在2025年完成上市。
整个2023年,君乐宝投资扩张的步伐更加坚定,共完成5起对外投资,其中就包括酪神世家,并先后完成对来思尔智能化和来思尔乳业、乳制品厂商银桥科技、酸奶品牌茉酸奶、益生菌乳酸菌研发商一然生物的投资。
有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12月31日,君乐宝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为资产总额约210.89亿元,净资产约47.17亿元,负债率高达78%。
有分析指出,若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及统筹控制力存在不足,收并购标的可能产生极大的风险。
果然,就在2024年,君乐宝战略投资的茉酸奶爆出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,对其造成不小的舆论冲击。
实际上,频繁的收并购,非常容易造成监管层对君乐宝业务聚焦度、资源整合能力及财务稳健性产生质疑。
也就是说,君乐宝本希望营收规模的高速扩张能锦上添花,如今反而成为其上市之路上最大的拦路虎。